来源: 发布时间:  2022-12-19

美股主要矛盾有发生阶段性切换可能;A股市场走出反转趋势需要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美国市场

一、  美股主要矛盾有发生阶段性切换可能


       我们前期预判,本轮美股反弹的第二高度取决于11月美国通胀数据。事实上,美国11月CPI数据低于美股投资者一致预期,录得7.1%(一致预期在7.3%)。该数据一度引发美股大幅高开——纳斯达克指数高开4%,标普500指数高开2.5%,道琼斯工业指数高开2%——走势符合我们的前期预判。然而,美国CPI数据发布后,美股市场全周先扬后抑,在CPI发布后大幅高开的情况下,美股市场全周下挫——全周涨跌幅看,纳斯达克指数-2.72%,标普500指数-2.08%,道琼斯工业指数-1.66%。


       美国的通胀回落情况好于市场预期,而美股市场不涨反跌的情况引起我们重视。具有美国经济支柱地位的零售总额11月环比-0.80%,创年内最大降幅——虽然美国CPI在美联储猛烈的加息政策下得到明显遏制,但这种遏制开始对美国经济造成实质性影响。社零总额的降幅扩大提醒美股投资者,当前是时候开始将加息对美国经济的抑制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上进行思考,美国2023年上半年的经济是否会衰退、衰退的幅度如何、衰退对具体公司在明年上半年的盈利影响如何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主导美股走势。


       结合美国的宏观数据以及美股走势,我们判断,美股的主要矛盾有阶段性发生切换的可能——2023年第1/2季度,美股的主要矛盾将从衡量“通胀回落速度”切换至衡量“经济衰退幅度”。在美股交易的主要矛盾进行切换后,对美股的定价主要因子将从分母端的“利率”转变为分母端的“盈利”,因此我们前期期待的由于美国CPI进一步回落导致利率预期回落而带来的美股圣诞攻势有减弱的可能,反而是由于衰退对美股头部公司的盈利拖累风险正在积累。基于此判断,我们选择适时降低美股投资组合多头头寸,增持部分现金,以应对后续美股的阶段性波动。


二、  美股反转时间点或延后1-2个季度,美股振荡期延长背景下,企业盈利坚挺的公司将具备超额收益


       美股反转的时间将在2023年一季度末,最迟延后至2023年下半年。11月美联储如期加息50bp,符合市场预期。然而会议纪要披露的点阵图表明,美联储的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9月的4.80%提升至5.00-5.25%,符合美联储对本轮加息目标利率水平“更高更久”的论调(Higher&Longer),更偏鹰派。更高更久的利率环境也将对美国的经济造成更为持久的压制,美股的反转时间点或将延后。


        美股反转时间的预判主要基于对CPI走势的预判和美联储降息规律的总结。我们复盘了历史上美联储由加息向降息切换的过程,发现如下规律:美联储降息的先验信号是联邦基金利率高于美国CPI。我们发现,当如下两个条件同时满足:


1)联邦基金利率高于美国CPI;


2)美国经济走弱且失业率抬升;


       美联储往往开始由加息转向为降息。按照当前的联邦基金预期5.00-5.25%计算,我们预计,2023年一季度末最迟二季度,美国的CPI数据将落在5.25%以下,低于联邦基金利率。在2023年下半年,美国CPI数据由于尾部效应将正式低于3%,为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创造条件。


       对于美股未来半年的整体走势,我们认为会呈现震荡格局,交易节奏预计如下:


1)交易衰退预期(2022年底-2023年1月):由于社零数据以及PMI数据走弱,美股投资者开始担心企业盈利,美股市场整体将有一定幅度的回调;


2)交易年报业绩(2023年1月-2023年2月):美股进入年报披露期,美股投资者将关注企业盈利,评估四季度业绩并重点展望2023年一季度企业业绩,预计该阶段美股呈现出K型结构,部分对一季度具有合理乐观展望的公司将具备超额收益;


3)交易衰退实质(2023年2月-2023年4月):美股财报期结束,业绩明牌,美股驱动因素转向呈现出一定衰退的宏观数据,美股或将呈现普跌格局,幅度取决于衰退力度;


4)交易转向预期(2023年4月-2023年6月):美股CPI在此阶段低于联邦基金利率,美联储加息结束,市场开始寻找经济走弱倒逼美联储转向降息的线索,美股或开始触底向上反弹,开始转向。


       整体看,在2022年底至2023年初,我们预计:1)美股的投资将以区间交易为主,做好波动性管理;2)我们将基于对美股可能出现的K型结构的判断,寻找2023年美股在盈利端可能有给予市场惊喜的业绩稳定的公司,力争获取一定的超额收益。


A股市场

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发展基调,市场走出反转趋势需要强有力政策保障


       我们前期判断,中短期内A股市场反弹周期行至尾声,可能开始进入振荡期——上周A股三大指数有所调整,上证指数-1.22%,沪深300指数—1.10%,创业板指数-1.94%,A股市场的走势整体符合我们判断。我们提出,在市场11月完成了对前期过于悲观的情绪修复后,市场整体将回归宏观经济情况,重点关注地产政策效果疫情防控放开后影响以及国家经济政策发力方向三个主要方面。


       上周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政府决策层为2023年的经济发展奠定基调。通读通稿全文,我们认为管理层对2023年的经济发展较为积极,在延续了政策框架底线的情况下,明确了我国发展内需消费和投资的方向,强调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依然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发展总基调。


       根据决策流程,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后,市场关心的GDP目标、赤字率、专项债额度等细分数据将在明年的两会后正式公布,紧接着将会出台针对经济工作部署的各项政策。我们预计,2023年全国GDP增长目标大概率设置在4.5-5%区间,环比2022年,经济将有更为明显的修复迹象。


       中短期内,由于明显有力度、有方向的产业政策仍然未明,因此我们预计A股市场整体暂时还难以出现成规模、成趋势的向上攻势,短期内以板块轮动和震荡为主。


二、  标志性事件落地或将消除市场对动力电池龙头企业担忧


       本周四,动力电池龙头企业股价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攻,主要是市场预期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将与美国汽车龙头企业福特汽车在北美合作建厂。


       动力电池龙头企业虽然二、三季度业绩超市场预期,但股价不涨反跌,主要是中美竞合背景下,投资者担心美国对中国有优势的动力电池产业链进行制裁,在美国高官访台后,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即宣布北美建厂计划暂缓,也使得投资者对动力电池龙头出海、全球市占率的提升前景有所担忧。上述因素共同导致动力电池龙头企业的估值有所收缩。


       我们认为,若本轮动力电池龙头企业与福特汽车在北美成功合作建厂,将打消A股投资者前期对于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发展前景过于悲观的预期,动力电池龙头企业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同时,动力电池龙头企业或将在北美与福特汽车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以福特汽车100%控股动力电池制造厂,而动力电池龙头企业负责提供电池技术和专利授权。我们认为,这种新的商业模式有望改变一直以来部分投资者对制造业企业重资产商业模式的诟病,动力电池龙头企业有望凭借专利+授权费的方式在北美以轻资产方式运营,获得更好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探索一种更为优化的经营模式,我们对此表示看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