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  2023-01-16

美股上周以CPI引导的指数行情为主,下周预计围绕衰退程度做整体修正;A股如期持续反弹,三大指数于周五创出年内新高

美国市场

一、  美股上周以CPI引导的指数行情为主, 下周预计围绕衰退程度做整体修正,依然是指数行情为主


       我们前期判断,由于上周是美国CPI数据发布周,因此预计全周是围绕CPI数据的指数行情。我们观察到,上周meta、google、amazon等超跌个股均在基本面没有出现明显变化,业绩无明显好转的情况下迎来反弹——这即是指数行情推动的个股普涨,美股投资者在指数行情下选取了超跌的个股进行做多。


       同时我们判断,晶圆制造龙头有望凭借业绩催化走出独立于指数的行情——上周四晶圆制造龙头发布财报后大涨近7%领涨美股,印证了我们的判断。


       展望下周,美股将迎来衰退观察周。由于下周美股将迎来1月纽约PMI、12月零售、12月成屋销售等数据,因此下周美股的交易将主要围绕衰退幅度进行动态修正,预计仍然是以宏观经济为主导的指数行情。


       关于衰退对美股的冲击,我们认为周四发布的晶圆制造龙头财报和周五发布的美国头部金融企业的财报及其后续走势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观察样本。


       晶圆制造龙头台2022Q4的业绩超过华尔街预期,但对于2023H1的展望较为悲观。同时,摩根大通、花旗银行及富国银行均在2022Q4迎来了较为明显的业绩下滑。虽然上述美股头部企业的业绩均受衰退和加息影响承受了较大压力,但从周四、周五美股均低开高走的走势看,我们认为,我们前述的判断得到了事实层面的支持:


       首先,美股对于衰退的预期从2022Q3沃尔玛亏损开始就在持续演绎,当前衰退的逻辑已经被充分定价,因此,衰退这一事实不会再引发美股因衰退逻辑产生大幅度的下跌。


       其次,当前美股不论是指数层面还是个股层面,更多是围绕数据和预期做斜率上的修正,后续的数据虽然会印证美国经济有衰退,但若数据反映的衰退幅度好于预期,美股依然有上涨的可能。以晶圆制造龙头为例,其预计2023Q1和Q2依然面临产能利用率的下滑和业绩的压力,但华尔街对此已经充分了解并提前反应,并不超华尔街的预期,因此晶圆制造龙头虽然明确了在2023H1收入可能会下滑,但股价依然大涨。


       下周,我们将密切关注相关美国经济数据做好应对方案。


       向下角度,纳斯达克指数第三次下试10000点不破,预计在美国衰退幅度不大幅超过市场预期的情况下,美股的底部已经探明,纳斯达克指数很难跌破10000点;


       向上的角度,我们预计对CPI的下行以及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的预期将推动纳斯达克指数上攻至11200点,若下周的经济数据反映美国衰退幅度好于预期,不排除美股继续上攻至12000点的可能。


二、  美国CPI如愿回落,我们对一季度美国通胀情况继续保持乐观


       上周五发布的美国CPI数据表明,12月美国通胀回落至6.5%,环比11月的7.1%进一步下降0.6pct。数据发布后美股的走势如我们判断:由于前期发布的非农数据中包含了时薪增速创新低导致当日美股大涨,因此12月的CPI数据属于“预期内的下降”,并未引发美股波动率明显放大。


       关键分项看,二手车-8.8%(前值-3.3%),住房7.5%(前值+7.1%),食品+10.4%(前值+10.6%),能源+7.3%(前值+13.1%)。房租通胀还在高走,并未对美国CPI下降做出正向贡献,反而使得我们对通胀阶段回落的速度可以更乐观。


       我们看到的是,能源和二手车及食品分项依然是带动CPI下降的主要原因,而我们期待的住房分项还没有开始拐头向下,一旦住房分项开始拐头向下,CPI的回落速度应该是有一个可以更乐观的阶段。


       美国CPI数据发布后,美联储2月加息25bp已经完全定价,加息幅度进一步放缓,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在5%,预计之后维持不变。由于本次CPI数据是“预期内的好”,而非“预期外的好”,因此我们预计此轮美国CPI数据触发美股温和上涨,以纳指为基,我们对美股以CPI进一步回落带动的第一反弹阶段看至11200点。


       全年看,我们预计美股市场已经完全定价商品通胀的彻底结束,接下来通胀的核心矛盾将是房屋通胀和服务业通胀。我们认为,上半年,美股投资者将见证房屋通胀的彻底见顶,并基于此对美国CPI数据下降至4-5%区间展开交易;同时,上半年我们将密切关注美国劳动力市场的时薪数据,以此来评估房屋通胀结束后的服务业通胀回落速度。


       整体看,美国宏观经济依然处于我们强调的通胀、加息和10Y国债收益率三重见顶的格局中,因此当前美股处于绝对的底部区间,随着衰退压力在下半年逐步退去,美股反转可期。


A股市场

一、  A股如期持续反弹,三大指数于周五创出年内新高


       上周,A股市场持续反弹,于周五创出年内新高,三大指数年初至今全部录得上涨,年涨幅看,上证指数+3.43%,沪深300指数+5.24%,创业板指数6.24%,我们前期判断的A股迎来流动性、市场情绪和政策预期三个因子共同触发的反弹持续进行。


       当前看,三大指数第一目标位持续上攻至年线已成定局,对应上证指数3200点,沪深300指数4150点和创业板指数2600点。


       上周,A股市场情绪进一步回暖,我们观察到,由于开年第一周A股市场迎来较为迅速的上涨,因此上周A股市场有调整预期。但是实际层面看,A股市场最终以强势横盘(而非下跌回踩)的方式在前半周完成调整,标志着A股市场情绪进一步回暖,做多意愿强烈,A股市场依然延续处于我们前期定调的大反弹趋势中。


       再次梳理我们理解本轮市场反弹的三大支撑因子——流动性、市场情绪和政策预期,我们发现本周出现如下变化:


1)流动性:阶段性出现背离,这往往意味着未来波动率有放大的可能。上周,北向资金净流入440亿,创近2个月新高(上证50指数包含了绝大部分外资青睐的A股标的,已经领涨本轮A股反弹);而内资由于春节效应观望情绪浓厚,产生了内资外资流动性的阶段性背离。我们复盘了历史上内资和外资发生流动性背离的情况发现,流动性背离之后往往伴随着市场整体的波动性放大;


2)市场情绪:如前所述,A股市场在上周该跌不跌,北向资金持续的净流入对整个A股市场起到了稳定作用,促进了A股市场情绪进一步转暖;


3)政策预期:我们观察到,在上周密集出台了地产政策之后,地产板块已经对政策反应有所钝化,因此我们预计A股投资者围绕政策预期的交易已经较为充分,后续将进入经济数据印证期。


       整体看,我们认为A股市场已经逐步走出2022年熊市的阴霾,春季攻势有望徐徐展开。由于下周是春节前的最后一周,按照惯例A股市场将以缩量震荡为主,但是我们观察到,由于A股市场在上周五超预期强势且外资持续净流入托底A股市场,不排除踏空资金在下周提前布局春节后行情引发上涨的可能,我们对下周的A股市场表示谨慎乐观。


二、  动力电池龙头业绩如期落地,强者恒强,地位稳固


       上周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91亿元-315亿元,同比增长83%-98%;扣非归母净利润268亿元-290亿元,同比增长99% - 116%,与我们前期预计的全年300亿元净利润完全吻合,是A股第一个以接近翻倍增长达到年利润300亿规模的制造业企业,彰显制造业龙头地位,产业链地位强者恒强。


       2022年公司在国内的动力电池市占率为48%,龙头地位保持;2022年1-11月公司的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为37%,其中11月占份额41%,较LG的份额高出29pct。我们再次强调,虽然A股市场投资者担忧动力电池龙头高市占率或难以维系,但全年数据看,动力电池龙头市占率不降反升,已经创历史新高,有利回击了资本市场担忧。


       资本市场担忧动力电池龙头市占率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动力电池材料体系已经较为稳定,磷酸铁锂和三元正极的技术路径已经较为成熟,各家电池厂商生产的动力电池在能量密度、充放电倍率和循环次数等核心参数的差距已经迅速缩小。


       我们认为,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在产业中早期,竞争的核心要素确实是技术领先带来的先发优势。但随着产业进入快速发展和成熟期,竞争的核心要素已经不再单单是技术和参数领先,更体现于安全制造和精益制造。


       安全制造方面,我们更加关注工业领域PPB(十亿分之一)和PPM(百万分之一)之间的差异。当前,动力电池龙头正在不断进动力电池生产向极限制造的PPB级别推进,即每生产十亿颗电芯才有一颗出现缺陷,而普通的动力电池厂商依然仅能维持在PPM级别。我们简单换算结论如下:PPB级别的动力电池对应300W辆新能源汽车将有不到1辆车出现动力电池缺陷,而PPM级别的动力电池对应300W辆新能源汽车对应600辆车出现动力电池缺陷。在安全制造方面,动力电池龙头已经具备明显领先优势。


       精益制造方面,动力电池龙头对标全球制造业标杆企业台积电,在制造环节进行降本优化。在折旧摊销环节,动力电池龙头始终以严苛的方式进行,在最短的时间将设备、厂房等进行提前折旧的情况下(动力电池龙头设备折旧基本上以3-5年计,同行则是10年),动力电池单位盈利依然领先全行业,具有巨大的成本优势。


       动力电池产业是一个技术创新行业,在技术领先的背景下,动力电池龙头企业时刻面临着同业创新的追赶(比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和ctp技术、特斯拉的4680大圆柱电池不断推出),而我们对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在这种竞争和追赶中能保持优势抱有巨大信心,主要来源于对企业家精神和企业文化的了解与自信。


       据我们对动力电池企业的调研,动力电池龙头企业组织了专门的研发团队对全球的动力电池新技术保持了高度的跟踪和关注,该团队全天候跟踪动力电池领域的新论文、新专利,始终要求企业自身在行业新技术方面保持绝对的领先和敬畏。


       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在已经位于行业绝对垄断地位的情况下,依然表现出了极强的进取心和危机意识。这种不断进步、对新技术始终保持敬畏和好奇的企业文化和精神是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区别于其他二线动力电池厂的根基上的差异,有利于动力电池龙头企业不断在行业内吸引优秀人才和技术专利,我们看好动力电池龙头企业成为最能代表中国高端制造的全球性制造业企业典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