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  2022-05-30

美股通胀见顶迹象引发反弹;“以稳为主”将是6月A股投资主旋律

美国市场

一、美股二次探底后,通胀见顶迹象引发反弹


  这周美股承接上周的跌势继续二次探底,纳斯达克指数从第一次底部11035到第二次11092探底,形成双底后引发反弹。


  美股市场反弹主要是因为美国通胀有见顶迹象。周五公布的美国小时工资上升年率是5.2%,低于上月的5.5%;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年率为4.9%,低于上月5.2%的涨幅。这些数据使得美股投资者对通胀见顶的预期获得了事实层面的支撑。


  美联储5月25日(当地时间)公布了2022年5月FOMC议息会议纪要。纪要显示,6月和7月美联储大概率会各加息50bp。食品和核心服务价格仍是下半年通胀走势的主要观测项,下半年通胀有缓慢回落的迹象。美联储加息后仍需要谨慎观察通胀数据,如果通胀见顶,不排除美联储将根据实际的通胀情况和经济增长情况进行适当的货币利率政策。


  由于通胀压力和对美国经济进入衰退的担忧,美国头部科技公司股价的回落幅度也非常惊人。在季报公布后,美国企业的回购资金开始大举入市,今年以来企业回购的资金创新高达到4600亿。


  我们并不认为美国通胀问题和衰退风险已经完全解除,但在优秀的企业估值达到低位时,机构会寻找通胀见顶和美联储一些鸽派的蛛丝马迹作为自身by on deep的抄底投资行为的支持——这种抄底的投资行为引发纳斯达克指数2000点的上升幅度是完全有可能的——从技术层面考虑,我们预测美国双底形成以后纳斯达克指数的量度升幅可能会有2000-2500点,纳斯达克指数将会达到13000-13500点。


二、依据上周判断,我们进一步布局本轮反弹


  标普500指数自4818点下跌到3810点,曾经两度测试牛熊分界线,在此处获得了强大的支撑,华尔街护盘意图明显。美联储会议纪要披露了鸽派信息之后,美股借力进行反击,脱离熊市区域。


  消费者并没有对美股市场失去信心,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对美国五至十年期通胀率预期为3%——较为乐观,反映了美国消费者的韧性。同时,美国企业在公布的一季报里约78%达到市场预期,这表明美国企业的盈利能力还是非常强劲,所以在估值修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中级反弹。鉴于以上原因,我们本周持股仓位变为净多头,我们相信在未来反弹中会获得收益。


  华尔街三大指数中,道琼斯指数和标普500指数仍在牛市的上升通道中,它们带动纳斯达克指数的反弹,从而避免了美股整体进入熊市的可能。六七月份美联储加息50pb的消息正在逐渐消化,我们认为,在通胀见顶的证据支撑下,美股市场将进一步深入上升。MANGLA成份股经过调整,其估值已进入了长期投资价值区,吸引了抄底的资金。


三、我们对反弹仍然谨慎,不排除再次采取对冲的可能


  市场反弹过程也可能会随时夭折,从美国经济增长、就业数据和消费数据观察:像沃尔玛、Target等零售商的数据和业绩依然疲软,没有强劲的零售商数据支持。


  由于美联储QT进程刚开始,其中通胀数据和各种影响美国经济的形式也非常复杂,所以不排除美股再次探底的可能。我们将密切关注相关风险,如有需要将再次使用对冲工具来保护我们的净值。


A股市场

一、回顾5月,A股的主旋律是超跌反弹,“弱现实、强预期”与长期乐观下的绝对低估


  回顾5月,A股在5月密集发布的政策利好的情况下引发了反弹,衡量全部A股的万得全A指数从4267.81点反弹至4773.33点,反弹幅度为11.84%; 我们将整个5月的A股触底反弹定性为“在1-4月大幅下跌后的超跌反弹”以及对“弱现实、强预期”的集中交易。


  从超跌反弹的角度理解,在2022年1-4月,A股三大指数的月线图连收4阴,形成了大幅杀跌。进入5月,在市场自身规律导致的超跌修复诉求以及监管层为应对系统性风险对A股市场进行维稳的措施下,整个5月A股呈现出反弹普涨的走势。


  其次,整个5月,A股市场集中交易了“弱现实、强预期”。

图:4月财新服务业PMI

图:4月社零增速


  弱现实层面, 4月的经济数据全面恶化,4月财新服务业PMI为36.2,4月社零同比-11.1%,1-4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已经下滑至3.5%,资本市场充分认识到,我国4月经济全面恶化,三驾马车中社零、出口均承受巨大压力,仅依靠政府逆周期的基建适度提前拉动投资端勉强支撑。


  在4月经济数据如此恶劣,且5月有可能更差的情况下,A股市场依然发生了力度不弱的反弹,我们认为主要是A股投资者基于“弱现实”,对“强预期”进行了较为充分的交易——即认为,经济如此之差,已经不可能再差了;经济如此之差,政府将出台各项更有力的政策来稳定经济,反而是一种利好。


  最后,随着1-4月A股大幅的杀跌,确实已经出现了一大批已经非常低估的、基于对中国经济长期乐观的角度上已经值得买入的股票资产,部分长线资金在此位置进行了长期仓位的布局。


二、展望6月,“超跌反弹”进入尾声,“弱现实、强预期”向“强预期、弱现实”逐步切换,我们初步判断“以稳为主”将是6月投资主旋律


  我们判断,5月围绕“超跌反弹”的交易已经逐步进入尾声,其中伴随着几个标志性的信号:


  1)上周二,创业板指创业板指下跌-3.82%,沪深300指数下跌2.34%,万得全A下跌3.19%,是本轮反弹的首次,且伴随着明显的资金流出;


  2)5月27日上周五,随着万人大会召开完毕,市场一度高开但最终上冲无力迅速低走。创业板指在开盘上涨2.41%的情况下,一度转跌,形成冲高回落的走势,再显弱势;


  3)宁德时代在前期见底后反弹20%,但随着大盘的回撤又重新寻找二次探底的支撑。


  展望6月,我们认为,市场对于政策博弈已经较为充分,且政策出台已经较为频繁,因此在无比前期更重磅、力度上一个台阶的政策出台的背景下,整个6月不再适合仅仅基于“强预期”进行博弈,需要审慎观察政策落地的效果、经济数据的明确好转迹象,再决定市场是否继续整体向上。


  我们初步判断,从政策的出台传导至实际的经济数据层面,仍需要一个过程,经济的复苏会是较为缓慢、呈现出“U型底”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的“V型底”,因此在整个6月,在无大范围政策博弈、经济修复仍需观察的窗口期,叠加了市场开始重新展望7-8月发布的二季报利空,我们预计市场将从5月的“弱现实、强预期”转向6月的“强预期、弱现实”,结束对政策刺激的博弈,开始交易二季报企业盈利端下滑,超跌反弹结束。


三、疫情大范围改善vs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巨大,我们将根据疫情改善力度、资本市场反馈不断修正我们的判断


  本周末,上海疫情接近尾声,开始进行大范围的复工复产宣传,北京也在前期疫情数据出现明显向下后,迎来了边际好转,开始进行逐步的放开。我们认为,虽然前期抑制全国经济发展的疫情冲击虽然迎来大范围的改善,但是并不能就此提前判断经济复苏、资本市场继续上行,主要原因有如下三点:


  1)在本轮疫情前,经济下行压力已经凸显,疫情只是加速了经济下行,并不是改变了经济的趋势,交易经济复苏可能还为时尚早。上海疫情之前的国内情况:中长期贷款回落、库存周期达到顶部、PMI回落、失业率明显恶化、地产销售大幅下行。上海疫情之前,国内经济本来就处于衰退的趋势当中,再叠加疫情前后海外情况使得我们出口、制造业开始面临压力,因此,单单是疫情的改善,可能没办法扭转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更大力度和更快速度的稳增长可能是十分必要的。


  2)疫情从企业开工、港口物流层面冲击了经济,但经济下行的二次冲击风险依然较大,该风险并不会因为疫情好转而终结,需要谨慎观察。整体看,经济下行的二次冲击风险依然存在,并不会因为疫情好转而终结,因此需要谨慎观察。我们将重点跟踪四五月份的经济数据, 其包括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发电量、消费数字、信贷数字等各种数据对市场的影响。目前对冲措施如何落实有待观察,虽然货币政策、投资财政政策对我们有所帮助。


  3)A股市场对上海疫情边际好转,全国范围内疫情得以控制在5月进行了一定提前量的交易,因此疫情防控阶段胜利虽然会短期对市场情绪起到提振作用,但持续的时间、上行的力度依然需要结合市场判断。政府对疫情的控制情况以及资本市场的反馈,我们将在下周紧密观察,周末明显好转的疫情形式是否会为市场带来新一轮的强劲反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