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当前宏观环境下底部已现,未来2周宏观数据将定调美股;两会内容、特斯拉投资者日负反馈均符合A股市场“强预期、弱现实”交易框架
美国市场
一、 美股当前宏观环境下底部已现,未来2周宏观数据将定调美股
我们前期认为,纳斯达克指数接近300-400点的跌幅应该已经消化了2月非农数据超预期、PPI和PCE超预期上行等利空,美股在11300点或具备较强的支撑。上周,纳斯达克指数在最多下探11270点后企稳回升,全周上涨2.58%,接近收于11700点,美股走势与我们前期判断一致。
综合当前通胀数据、美国宏观经济以及企业盈利情况看,美股面临的交易环境已经较去年有了明显的好转,因此在上述三个交易因子不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纳斯达克指数不具备再跌落10000点甚至创出新低的条件。我们认为,基于当前宏观环境,纳指回撤的极限值就在11300点附近,即当前宏观环境下,美股的底部已经出现(类似上一轮交易周期的10000点底部)。
接下来的两周,美股将分别面临非农就业以及2月CPI数据的考验,最终在3月第4周将迎来美联储本年度的第二次议息,整体将从通胀/加息周期定调整个美股交易。基于高频数据看,美国2月的CPI数据暂时不会有反弹的风险:
商品通胀:食品、金属、天然气和油价仍然维持低位运行;
住房通胀:12月美国2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4.6%,为2021年以来最小增幅,美国住房通胀实际上已被遏制,只是传导到CPI读数有滞后效应;
服务通胀:从时薪情况看,虽然美国工资水平仍在提升,但提升速度已经开始放缓——这表明美国的服务型通胀虽有所上升,但幅度也整体温和;
整体看,我们认为美国CPI的下行趋势不改,预计美联储在3月将加息25bp,使得利率从4.75%上行至5.00%——该增幅已经被美股投资者充分定价,不会被当做利空对待。
二、 净移民人口在2022年出现拐点,超级核心通胀顽固性有边际减弱
疫情的冲击使得全球范围内的人口流动受到了较为明显的抑制,也使得美国净移民人口数据在2020-2021年两年出现断崖式下滑,新增外来劳工人口不足导致美国劳动力市场供需错配,推升了服务业通胀。2022年美国净移民人口重拾升势,拐点已经出现——2022财年,美国国际净移民数达到101万人,同比+168.8%,意味着移民增长人数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此外,2022年美国自然人口增加了245080人,是自2007年以来出生人数同比最大幅度的增长。
拆解本轮美国最顽强的服务业通胀,主要原因即为劳动力供需错配,导致这种错配的主要原因有两点:1)从美国婴儿潮推断,2020年疫情冲击使得美国原本较为高龄的部分劳动力出于年龄、健康等原因永久性退休,退出美国劳动力市场;2)由于疫情因素,全球人口流动受限,2020-2021年美国净移民人口出现断崖式下滑。
上述两个因素共同使得美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现状,非农就业人数持续居高不下,失业率长期受到压制,时薪出现明显上涨,进一步推高了服务业通胀,使得美国整体的通胀水平出现较强粘性。
我们观察到,导致美国服务业通胀粘性两个主要原因之一的移民情况开始出现明显好转——移民净人口重拾升势有助于增加美国劳动力市场供给,减轻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供应紧张现状,从而缓解一直以来美股投资者持续关注的服务业通胀粘性问题和“工资-通胀”螺旋上升的问题。
复盘美国本轮通胀,按照我们前述的商品、住房和服务三大通胀划分,当前商品通胀正处于低位企稳,住房通胀逻辑上即将出现下行(这部分下行或已被美股部分定价),而一直顽固的商品通胀若出现松动迹象,那么美国本轮通胀将有可能进一步减缓,对应美联储加息周期终点到来。
A股市场
一、 两会内容、特斯拉投资者日负反馈均符合A股市场“强预期、弱现实”交易框架
我们前期提及,整个一季度,A股市场面临着的是一种“强预期、弱现实”的交易框架。本周,不论是两会还是特斯拉投资者日,均对这种“强预期、弱现实”的交易框架是一种印证和加强。
两会:“强预期”体现在,从经济受到重创的2022年展望2023年,边际的修复和向好是确定的,因此A股市场会确定性完成对2022年熊市的修复;“弱现实”体现在, 本周末两会召开,对2023年的经济工作进行定调。2023年GDP增长目标为5%,安排赤字率3%,规划地方政府债券3.8万亿元,均对比2022年的同口径数据仅有小幅度提升,符合我们前期“对两会有超预期政策落地的预期大概率落空”这一判断。
特斯拉投资者日:“强预期”体现在,资本市场对3月1日特斯拉在投资者日提及的宏伟蓝图(Master Plan)具有较高预期,认为市场期盼的低价版特斯拉汽车ModelQ有落地的可能,同时对于Musk提及的人形机器人、太空光伏等新领域进行了提前预热;“弱现实”体现在,最终不论是市场翘首以盼的ModelQ1亦或是新技术均未落地,隔日A股市场的短线资金选择撤离汽车及零部件、光伏等博弈特斯拉投资者日的领域,博弈预期落空。
复盘从年初至今A股市场的走势,基于“强预期、弱现实”的交易框架,从国内公募基金发行情况看,居民部门资产仍然没有持续流入资本市场的趋势,A股市场国内资金以存量资金博弈为主,因此在内资主导的交易阶段,A股市场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震荡和博弈格局。
我们观察到,年初至今A股市场反弹最流畅的阶段,基本上伴随了北向资金的持续净流入,因此在资金市场存量资金博弈为主的情况下,北向资金成为了A股市场边际的定价资金,A股市场走势与北向资金走势相关性更高。
二、 经济复苏逐步从数据端印证,预计3月开始市场将展开对一季报及全年业绩的定价与交易
2月官方制造业PMI录得52.6,这是自2022年以来我国制造业PMI首次大幅高于50.0的荣枯线以上,开始印证我国经济逐步在走向复苏,对于经济逐步从疫情阴霾中走出是一个相当积极的信号。从开工率、房产/汽车销售以及PMI等高频数据看,我国一季度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复苏,预计这种宏观层面的数据改善将逐步向上市公司财报层面传导,预示着上市公司一季报将会有相比去年较好的环比改善趋势。
我们认为,A股市场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将展开对即将到来的1季度季报期进行定价与交易。1季度对于上市公司的全年经营与业绩有着定调与指示效应,因此,A股投资者将基于1季报对上市公司全年经营质量与业绩进行展望,1季报业绩向好,并且逻辑上可持续、全年业绩确定性高、有较好增长空间的上市公司有望在一季报季报期有靓丽的表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