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2-24

美股维持震荡市格局,预计将再次考验19200点支持位;科创50指数标志性突破10月高点

美国市场

一、美股维持震荡市格局,预计将再次考验19200点支持位

本周美股整体回调,纳指单周回调500点,突破前期高点再次失败,从核心事件上来看,主要是以下几点:

⚫ 沃尔玛展望不及预期,预示美国消费走弱,进一步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担忧;

⚫ 司法部调查医保计费;

⚫ 特朗普关税发言,进一步引发市场通胀预期;

⚫ 部分AI公司高管减持股票,引发市场抛售情绪——这直接导致了AI软件这一类前期绩优领涨的强势板块出现补跌。

我们的投资组合上周受到美股市场整体波动的冲击出现了一定回调。

由于我们前期判断,纳指的走势会相较2023-2024年波动放大,因此我们年初的投资策略是:在2025年略微淡化宏观波动(我们坚定地认为,美股不至于跌入熊市,最坏结果是震荡市),选择业绩向好、具有核心壁垒的二线AI应用类标的进行投资。这种策略在指数震荡期一度取得了较好效果,本周的回调主要是反映了宏观波动对二线AI应用标的的冲击,我们相信,随着指数调整结束、市场回归震荡市后,我们持仓的核心标的将会强势反弹。

展望下周,我们预计,纳斯达克指数将在考验19200点支持位后企稳。政策上,特朗普颁布的投资法预计冲击美股成长板块,但更多是情绪面冲击,后续更多关注俄乌和关税演绎;宏观上,我们预计,PCE符合预期,不会打击美股情绪,而企业盈利(EPS)和经济均没用明显走弱,因此指数不存在跌入熊市的可能。

二、《美国优先投资政策》主要影响产业投资,对二级市场影响有限

我们观察到,特朗普于2025年2月21日(周五)签署备忘录《美国优先投资政策》(America First Investment Policy,简称“AFIP”),旨在保护美国国家经济安全,防范来自中国的投资威胁。该备忘录签署后,短期内可能会导致中美资本市场围绕其后续影响展开一轮短期的避险交易行为,我们对法案的核心内容及涉及范围进行整理分析,认为,AFIP符合中美在中长期竞争大于合作共存的时代主题,是美国政府一以贯之的政策方针延续,不宜过度强调其造成的短期风险。

我们认为,当前的AFIP主要是针对中美的产业投资,暂时不影响环球资本对美股市场的投资。

AFIP试图“从源头解决问题”,要求:

⚫ 减少中国对美国“公共和私营部门的资本、技术及专业知识的利用”;

⚫ 拟定关键领域(各种高科技和战略产业),要求在这些领域加速美国与中国的“脱钩”;

⚫ 从脱钩的“抓手”看,主要针对“投资”,即资本的流动和利用;

⚫ 从方向上看,脱钩是双向、立体的:一方面,进一步限制中国对美国的投资,另一方面,进一步限制美国对中国的投资;

⚫ 同时要求鼓励更多来自美国“盟友国家”(如欧洲和日本)的投资,强调要利用这些友好国家的外国资本发展美国自己战略和尖端产业;

AFIP在如下方面限制中国对美投资,其中既涉及形式,也涉及实质:

⚫ 限制或阻止中国对美国的“关键技术、关键基础设施、医疗保健、农业、能源、原材料、个人数据或其他战略及敏感领域”的投资;

⚫ 投资标的包括美国的企业、资产、技术等;

⚫ 要求“防止中国通过可见和隐秘方式获取美国技术、知识产权和战略产业”,包括“通过第三方国家的合伙公司或基金”;

⚫ 要求“限制中国接触美国在敏感技术领域的人才和业务运营”,“尤其是AI”;

⚫ 针对“关键产业”、“关键领域”的定义广泛(“新兴和基础”)、动态、持续更新和扩大(趋势上看,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 在“敏感领域”加强对“绿地投资”(greenfield)的监管,特别保护美国农田及敏感设施附近的不动产(不被中国投资与收购)

⚫ 财政部牵头、跨部门的“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将作为主要监管“抓手”。

A股市场

一、科创50指数标志性突破10月高点

我们前期观点认为,A股市场不具备指数级牛市的可能,但随着政策底明晰以及Deepseek带来的阶段性的中国科技资产重估,K型结构下科技板块的投资机会明确。上周,科创50指数标志性突破2024年10月高点,标志着中国围绕Deepseek、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科技投资有望在中期持续。

当前,国内资本市场上孕育着一种“东升西降”的宏观叙事,种基于指数涨跌的简单映射大不可取,其背后主要反映的是中美科技产业的阶段不同、结构不同。

2023-2024年是美国AI先行的两年,英伟达、微软等全球AI公司经过连续2年牛市本身面临业务、股价的调整期,但相对应的AI+军工、AI+医药类AI应用企业异军突起。而中国的科技周期迟滞于美国2年,2024-2025年是中国AI元年,其本质上是全球AI周期上行中中美两国的周期错位,在未来,中美AI均具备大量的投资机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