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指在18000点静待中美关税谈判,下周美股或将选择运行方向;5.7发布会表明国内仍无刺激意愿
美国市场
一、纳指在18000点静待中美关税谈判,下周美股或将选择运行方向
在上周美股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实质性利好,一方面,在科技领域,Trump政府拟取消Bidden政府AI芯片出口限制规则;另一方面,在关税领域,有中美开启关税谈判、美英达成关税协定等向好进展。
从上周最后两个交易日的美股走势看,纳指两次尝试突破18000点失败,同时考虑到5月2日最高点纳指一度达到18048点,实际上纳指已经三次冲击18000点受阻。从盘中交易看,明显受益于拟取消AI芯片出口限制规则的英伟达等公司股价也仅有单日的反弹后就重返震荡走势,美股整体上在当前位置上出现了谨慎和观望心态。下周,美股将在上攻至18000点位置后进一步明确方向的选择——事实上,下周也将是5月美股市场最重要的一周。
美国4月通胀数据将发布,预计名义/核心通胀分别+2.4%/2.8%,环比持平。
上周,美联储议息会议决议表明,美联储在5月仍然按兵不动,维持了当前利率水平。同时,在鲍威尔的讲话中,市场再一次认识到了美联储面对当前不确定经济环境的决心和定力——鲍威尔基本否定了预防式降息的必要性,明确了当前经济环境不需要立即降息,同时表明美联储对滞胀的担忧有所上升——美联储议息会议后,纳指一度下挫超160点,市场定价美联储6月降息概率不足50%。
我们认为,由于4月核心通胀为+2.8%距离美联储预期的2.0%仍然有较大差距,而通胀预期仍将受到极度不明确的关税政策影响(当前美国1年期通胀预期飙升至6.5%,但仍然会不断根据关税谈判情况来调整),因此4月通胀数据发布后不会使得美股投资者大幅度调整美联储降息预期,预计对美股的冲击有限。对于货币政策而言,当前对美联储最重要的是通胀预期而非通胀数据本身。
二、关税谈判结果或将决定下周美股走势,但长期矛盾仍然需要进一步观察
我们认为,通胀预期、滞胀风险对美股而言是贯穿全年的慢变量,但短期Trump政府对关税的谈判进度(90天豁免期内)将是对美股的快变量,下周中美的第一轮关税谈判的效果将决定美股走势。
在中美谈判前,两国均有意一些标志性的相关政策落地:
在国内的政治局会议措辞看,本轮关税博弈已经被中央定性为国际经贸斗争,既然上升到了斗争层面,则国内势必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相对应的,美国和英国在关税协定上达成一致,英国同意以扩大进口美国农产品的条件换取美国对汽车关税的减免。英国和美国的关税协定预计对部分有谈判诉求的国家起到示范作用。
从当前公开信息看,中美的谈判效果仍然没有方向性预期,暂时只能等待通稿发布。
自纳指跌破15000点Trump政府开启了以贝森特为关税政策主导后,美股走出了“贝森特底”,这背后反应的是华尔街及美股投资人对以贝森特华尔街背景出身的精英政治的认可,而从事后的政策和讲话看,贝森特的立场和站位亦更符合美股市场偏好,因而触发了14700-18000点的反弹。
但从中期看,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的分歧只要没有解决,美股就无法出现类似2023-2024年般以“Buy and Hold”为主的投资模式。如我们前期判断的,当前美股仍然处于货币政策观望、财政政策调整的动荡期,当前的美股反弹更加是财政政策拨乱反正叠加企业盈利支撑美股共筑的底部反弹,而若要美股走入流畅牛市环境依然需要美联储在当前有明确的转向信号。在此之前,我们美股的投资模式仍然将以波动性管理和灵活交易为主。
A股市场
一、5.7发布会表明国内仍无刺激意愿
北京时间5月7日,一行(中国人民银行)一局(金融监管总局)一会(中国证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及货币政策。
我们前期分析表明,由于2025年全球经济面临关税冲击有较大不确定性,因此政策一定是观望及谨慎,在当前阶段不存在太大可能出台重磅政策刺激。从5.7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政策看,除了略超预期的降准外和定向降息外,大部分政策主要是落实4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指示。新闻发布会后,上证指数高开低走,A股投资者并不认为相关政策能在短期内明显拉动经济探底回升,政策意义已经远远低于2024年9月24日。
从沪深300ETF、中证500ETF等宽基指数日内交易来看,当前中央汇金公司仍然在通过申购宽基基金的方式来对A股市场进行管制,交易中枢仍然维持在3300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