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  2025-06-23

以伊冲突难以改变美股运行趋势;

A股市场冲击3400点失败后重回跌势 

美国市场

一、以伊冲突难以改变美股运行趋势

我们前期观点认为,以伊冲突不会改变美股持续反弹的运行趋势,冲突导致的美股波动更多是在周级别消化前期上涨带来的获利盘,短期震荡后美股仍然将在周级别和月级别展开反弹。预计以伊冲突同样比较难演化成类似俄乌般的持续冲突,对美股市场的冲击有限。

上周,纳指以窄幅震荡的方式继续消化前期涨幅并观察伊以冲突的进一步发展。短期内,由于美国直接介入了伊以冲突,美股市场或将有日级别的调整来消化避险情绪,中期看,由于稳定币为美股市场提供了新的上升动能(Circle、Coinbase等),我们继续对美股冲击并突破前高保持乐观心态。对于我们的投资组合而言,稳定币相关标的在上周表现出色,我们以单周+20%的收益跑赢纳指。

二、美联储按兵不动符合美国经济需求

美东时间6月18日,美联储如期按兵不动,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这是美联储连续第四次在货币政策会议上决定暂停降息。下一次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将于7月30日召开。

美联储在6月会议如期按兵不动、将继续观察,点阵图也并未调整2025年的利率预测。随着美国整体关税税率在5月12日大幅下滑,关税对于经济和通胀的影响有所收敛,因此美联储判断当前经济和就业的不确定性有所减弱,在声明中删除了相关措辞。观察5月以来的数据,关税对消费的冲击已经逐步显现,对就业造成了结构性的影响,但对通胀的影响尚未体现出来。我们理解,美联储依然在等待关税对通胀的“一次性冲击”,并权衡其对于经济和就业的冲击,才会决策是否要推动降息。

对比5月FOMC会议,本次会议声明在针对经济方面有三处调整,指向美联储认为经济的不确定性受到关税的冲击压力已经减弱。经济方面,美联储将“经济前景有关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改为“经济前景有关的不确定性已经减弱”,并删去了“失业率上升和通胀上升的风险已经增加”。此外,删去了5月声明中“失业率近几个月已经企稳于低位”的表述。

随着中美达成日内瓦协议,美国整体关税税率大幅回落,6月份美国消费者的通胀预期大幅回落、消费预期回升。从最新数据来看,随着5月12日中美达成日内瓦协议,美国整体关税的税率从此前的28%(4月15日)降至17.8%。

对于通胀而言,根据 PIIE 基于一般均衡模型的测算,当前税率对应1个百分点的通胀提升。对于经济而言,当前税率对应0.8个百分点的经济冲击。受美国对外关税税率大幅回落的影响,6月份美国消费者的通胀预期大幅回落、消费预期整体回升。

我们认为,美联储持续按兵不动符合当前美国经济处于稳定期的需求,短期内货币政策框架仍将难有太大变化。

三、美国政府加持,稳定币规模或达万亿

稳定币既有数字货币优点,支付便利且保护交易隐私;又有中心化货币优势,币值稳定。稳定币追求币值稳定,投资价值归零,它以牺牲投资价值,换取更广阔的交易受众。数字交易时代趋近,走入普通公众的寻常交易场景,这是稳定币孜孜以求的星辰大海。

稳定币作为锚定法币或其他资产价格的加密数字货币,正逐步演化为新型金融基础设施,在支付、跨境结算、数字资产交易、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起着重构国际金融体系的作用。根据锚定资产和运行机制的不同,稳定币可分为法币储备型、加密资产抵押型、算法稳定型等三类,分别体现出不同的风险结构和应用前景。稳定币并不绝对稳定,本质上更接近于“有货币职能的支付工具”或者“区块链上的货币市场基金”。

08年后大放水,疫后大财政,两次货币泛滥,公众开始质疑美元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地缘博弈和关税战争,美元主导的传统货币体系根基一再松动。让原本逃离信用货币体系的数字交易需求,套一层稳定币外衣,重归信用货币体系,这或许是监管层面乐见稳定币发展的根本意图。

从更深层次看,美国监管机构对稳定币的"招安"远非单纯的金融创新管理,其背后隐藏着延续美元霸权的战略意图。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直言:"我们将使用稳定币来保持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在美元全球储备份额降至 57.8%的背景下,合规稳定币成为美元流动性的新型输送管道"--每一枚在跨境支付中流通的美元稳定币,都是对美元势力的链上扩张。

往前看,稳定币市场仍有乐观的应用前景以及庞大的扩张空间,目前市场预测稳定币市值在2030年将会达到1.6-3.7万亿美元。根据监管法案对稳定币资产储备的"美债化"要求,采用相对保守比例(80%)测算,对应稳定币市场将会在中期时间维度内消化1.3-3万亿美元的新增短期美债。


A股市场

一、A股市场冲击3400点失败后重回跌势 

短期A股风险偏好回落,冲击3400点失败后,自上而下叙事有所弱化。我们认为,7-8 月又是政策宽松及时响应市场关切的窗口。但现阶段,市场更期待增量财政发力安排,对应 9-10 月可能才是兑现窗口。这意味着,宏观支撑力可能迎来一个空窗期。

近期,A 股 AI 投资亮点少于美股,市场开始讨论国内 AI 深度应用偏慢。新消费短期性价比矛盾突出,叠加市场担心总体消费走弱,也会影响新消费,短期新消费板块赚钱效应收缩明显。

从主题性板块来看,A股市场主要围绕创新药、固态电池、可控核聚变等立足于未来而当下产业进度依然偏慢的行业进行投资,实际上也是对当前宏观经济基本面的谨慎与悲观,因此,强经济相关类板块仍然需要继续回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