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  2023-10-02

纳斯达克指数在下探至13000点防守位后出现明显支撑A股市场缺乏见底回升的条件,仍处于储备和蓄势期

美国市场

一、纳斯达克指数在下探至13000点防守位后出现明显支撑


      纳斯达克指数在连续三周在空头主导下进行交易后于上周二见底,周三周四展开了一轮日级别的超跌反弹行情。


      我们前期将本轮纳斯达克指数空头主导的调整归结为短期调整和中期调整两种情景假设。


      短期调整的目标位为不跌破12900点,中期调整的目标位跌破12700点。我们前瞻性采取中性对冲策略保护投资组合净值,但纳斯达克指数在12900点止跌并出现反弹,这标志着当前美股调整暂时仍处于短期调整级别,因此我们对中性对冲的部分仓位进行了获利了结,以中低仓位的净多头仓位运行来对待纳斯达克指数的本轮反弹。


      如果纳斯达克指数成功突破并站稳13500点,则标志着本轮短期调整有彻底结束的可能;反之,若纳斯达克指数无法突破13500点,则有再次向下跌破12700点的风险,那么美股则有可能陷入中期调整的交易框架中。


      美股当前处于的宏观经济环境较为复杂,这是促成纳斯达克指数在13000点中枢位多空形势不明朗的主要原因。


      名义CPI和核心CPI之间出现了我们预期的剪刀差收敛。由于美国原油库存处于历史性底部,美国政府亦无法向早期般频繁动用原油储备对冲油价上涨,这支撑了名义CPI反弹。名义CPI向上但核心CPI和PCE向下之间的矛盾使得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仍处于走钢丝阶段,对联邦基金利率的判断复杂性有所提升。


      汽车工人罢工导致的劳动力市场成本抬升预期和对经济的进一步影响仍持续存在。当前美国汽车工人的罢工仍未看到结束的可能,劳资双方的谈判无法达成一致。持续的罢工一方面已经开始使得对美国三季度的经济预测下调,同时一旦汽车工人的涨薪要求达成则将使得劳动力市场时薪重新上升,带动服务型通胀抬头。


      美国财政部持续国债增发及通胀预期共同抬升了10Y美债收益率,从而压制了美国股市。当前,10Y美债收益率突破4.5%,最高几乎触及4.7%,一方面,如此高的长债收益率对于长线资金而言具有较强吸引力,对股市产生了虹吸效应;但另一方面,市场也开始预期10Y美债收益率在4.7%的高位是否有见顶进而触发美股见底的可能,对美股交易带来的多空双方的巨大分歧。


      我们认为,上述的美国通胀、美国汽车工人罢工、10Y美国国债收益率提升以及美国政府的罢工为美股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带来了巨大不确定性,展望下一阶段的美股交易,我们认为仍需要谨慎观察,多空的形势仍需要1-2周的观察才能做出判断。


二、10Y美债收益率是最能反映当前美国宏观预期的指标之一


      我们认为,当前美股交易的核心指标已经从前期紧盯CPI数据转换进入紧盯10Y美债收益率的阶段,这背后的核心原因是美股的扰动因素从单一货币政策变成了财政和货币政策双向扰动。


      2023H1美股面对的宏观环境相对简单,美国经济持续向好,对美股投资以跟踪美联储货币政策和通胀运行为主,因此CPI是最为核心的关注指标,只要CPI持续走下行通道,那么美股就有持续反弹的动力。


      而美国财政部持续发债影响全球资本在美国股债两市的配置策略,债务上限、财政开支以及收入分化进一步影响美国经济、财政和货币政策预期。我们认为,CPI指标难以同时反映美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变化,而10Y美债收益率包含通胀预期(对应联邦基金利率,也即美联储货币政策周期)、经济预期和美债供需(财政部发债和美债购买),是更为全面和综合的观测指标。


      10Y美债收益率处于持续上行通道,但我们也开始前瞻性思考10Y美债收益率见顶的可能,基于对10Y美债收益率拆分,我们认为在如下三种情况下,10Y美债收益率有见顶的可能:


      1)名义CPI最终在房价和核心CPI的带动下再次下行(通胀预期);


      2)美国经济被政府停摆、工人罢工拖累,对美国GDP增速的预测进一步下调(经济预期);


      3)美国财政部对TGA账户补充告一段落,进而带动美债供给端压力减轻,美债供需格局边际改善(美债供需)。


      当前看,我们认为上述三种情景假设仍未变为现实,因此美股的交易和走势仍将是宽幅震荡为主,需要1-2周的时间形成事实层面的落地和催化,美股才能重新选择方向。


A股市场

一、A股市场缺乏见底回升的条件,仍处于储备和蓄势期


      A股市场仍处于空头主导的底部震荡交易区间。我们前期预判,9月22日单日巨大涨幅是基于日级别超跌反弹交易。事后看,上周上证指数-0.70%,深证成指-0.68%,创业板指-0.47%,Wind全A指数-0.37%,两市全周平均日交易额依然在7000亿附近,并未见到有明显的增量资金进场,印证了我们对A股市场整体仍不具备结束熊市进入牛市的基本判断。


      经济基本面依然处于探底和向下修正预期的阶段。


      认房不认贷政策发布后三周(9月1日-9月24日)北京上海中介带看量和成交量明显修复(同比+40-50%)。但近一周(9月25日-9月30日)带看量和成交量迅速回归去年同期水平。我们认为,在地产行业供需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阶段,地产对经济拖累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根据对广深地区商场调研数据看,9月部分商场流水出现同比10-20%水平下行。作为传统旅行旺季的中秋国庆节假日,临近黄金周机票价格出现幅度明显的缩水,反映出居民出行旅游意愿也在减弱,国内消费意愿依然处于向下探底阶段。


      地产和消费行业未实质性出现进一步复苏,经济在需求端仍需要时间调整,即使国内CPI和PPI波动性见底(库存周期结束去库阶段开始见底),但只要需求端未见有效回升,无法出现库存周期和经济复苏共振,A股市场就无法终结当前底部震荡格局,投资策略上仍应以防守风险为主。


      投资策略上我们虽然以防守为主,但在长久期预期上,我们已经开始积极储备一些具有明确信号的新方向。自2021Q1起,伴随着美债收益率上行和美联储加息周期,A股市场实际上走出了接近3年的熊市,虽然当前A股市场仍处于底部区间,但我们认为,当前对A股市场是很好的储备投资标的和蓄势阶段,一旦A股市场出现反转,将是极佳的以年度为周期的投资机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