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  2023-12-11

数据反复加强美股软着陆宏观叙事逻辑,即将助推纳指创出年内新高A股市场仍然需要集中投资于能创造超额收益的细分方向

美国市场

一、数据反复加强美股软着陆宏观叙事逻辑,即将助推纳指创出年内新高


      我们前期预计,从市场预期2024年5月美联储100%降息看,美联储已经越来越有可能在软着陆的背景下完成本轮加息,因此本轮交易偏向于中短期的波动性管理,我们从中长期角度依然看好美股。上周,在谷歌发布Gemini和AMD发布新一代MI300X人工智能芯片的催化、非农就业报告温和稳健的支撑下,纳斯达克指数重新企稳向上,再次攻上14400点,距离年内新高14446点仅有一步之遥。


      11月的非农就业暂时打消了美股市场关于美国陷入超预期衰退的担忧。虽然之前2个月的美国失业率短暂提升至3.9%,触及年内高点,使得部分美国衰退的宏观叙事逻辑表面上得到了支撑,但是在北美汽车行业罢工事件结束后,失业率回落至3.7%且时薪增速依然温和,指向了美国经济仍然处于温和通胀景气的事实。


      下周,纳斯达克指数有较大概率创出年内新高。一方面,11月的CPI报告预计仍将增强美国软着陆的宏观逻辑,预计11月CPI为3.1%(环比-0.1pct),核心CPI为4.0%(环比持平),整体呈现出通胀可控的趋势;另一方面,下一周美联储将进行12月议息会议,基于宏观经济、美国通胀以及就业人数报告来看,我们预计,美联储在12月将保持当前利率水平,不会做进一步的加息。


      虽然美联储在报告中仍然可能对治理通胀呈现一定的鹰派言论,但是从通胀结构和走势看,我们预计通胀周期、加息周期应该已经逐步进入尾声,2024年全年的美股主线将是降息和经济之间的赛跑。当前,美股依然保持在持续的上升通道中,在经济数据出现拐头信号之前,我们将一直保持对美股市场的中长期看好。


A股市场

一、A股市场仍然需要集中投资于能创造超额收益的细分方向


      上周,在盘中即传出评级机构穆迪调整国内信用评级的信息后,上证指数又一度跌破3000点,为2023年第二次。当前,北上深三个交易所合计上市公司5300+家,但大部分交易日基本上投资者都在面对不到2000的上涨家数和3000家以上的下跌家数。这种多跌涨少的市场环境中,我们认为只有集中投资于能创造超额收益的细分方向,才有可能真正意义上创造出投资收益,而非仅仅是跑赢市场的相对收益。


      从11月国内的PPI/CPI数据来看,价格项仍然将拖累我国经济。PPI受到国际油价和国内供给端扩张的压力仅录得-3.0%,弱于市场预期。11月国内CPI录得-0.5%,同样弱于市场预期的-0.1%。我们将PPI/CPI拆解后认为,本轮的国内价格数据基本上反映了供给端扩张+需求端收缩的双向挤压,预计CPI仍难有明显回升。


      根据财政部数据, 1-10月地方五大房产相关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合计约5.07万亿元,占地方财政总收入比重约为35%。这一占比,较2021年约53%,出现明显下滑。这一比值也反映地方依赖的土地财政相关收入明显下降。


      我们认为,地产周期的下行实际上导致了库存周期的阶段性失效,对前期市场在8月预判库存周期见底进而做多的交易进行了误导。虽然彼时PMI等数据有小幅度的拐点,但当前最主要的经济变量仍是需求,只要需求不振,即使库存阶段性见底,我们认为不会出现有力度的补库,更可能的经济现实是库存周期持续在底部走“L”型。


      在整体传统经济面临需求不振、供给不缺、库存持续处于底部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对可投资机会的寻找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困难,而一旦发现了可能存在较大投资机会的细分方向,集中投资来应对当前整体性向下的市场环境是最好的选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