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  2022-05-09

美股市场调整或持续至六月底;防疫对国内经济造成压力,政策发力效果有待观察

美国市场

一、美国QE周期转向QT周期,美股市场预计持续调整


  上周美股最重大的事件就是美联储宣布进行50bp的加息同时在6月1号启动缩表,缩表规模475亿美元,并在三个月后增加到950亿美元。一年内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将缩减近1万亿。鲍威尔在随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将继续进行未来几次的议息,提及6月份仍将加息50个点,但是排除了加息75个点的可能性。美联储力度空前的紧缩宣布了疫情大流行以来的超级宽松结束,对QE周期中美国基础货币量扩表20%、达到了8万多亿的历史性宽松进行终结,美国正式进入了QT时代。


  美国现在急剧加息的背景原因是美国的通胀率达到了创历史纪录的水平。由于美国的就业市场非常强劲,非农就业上月增加42万人,居民消费虽有所放缓,但是仍处于高位,经济增长韧性非常强劲。与此同时,美联储刚刚在上个月公布的CPI数据达到8.5%的水平,主要的大宗商品——农作物商品、原油价格目前都在历史高位,4月美国每小时工资薪金同样增加5.6%。综合来看,美国经济韧性仍强,因此美联储在未来将治理通胀作为首要任务,美股将面临利率的急剧上升。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在了3.1%的创纪录水平,同时跟按揭贷款挂钩的房屋按揭利率飙升到5.2%以上。资本市场由于利率的变动产生了巨大的波动,纳斯达克指数自高位16200点下跌到5月6号收市的12100点,正式跌入熊市。美国科技股进入熊市的、跌幅超过50%的股票已达到了58%的比例,将近八成的纳斯达克成分股已经进入了熊市区域,跌幅超过20%。虽然美国上周的季报大部分仍然表现强劲,但是难以抵挡美联储加息和国债收益率飙升对于资本市场流动的冲击,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击破了前期低点12500点(这个位置曾经形成了双底,在3月份时引发了 2000点的大反弹逼空)。虽然美股头部公司的季报依然优秀,但是难以抵挡加息周期和通胀高企对于未来长久期股票的打击。


  目前纳指已经进入了熊市,同时借贷利率和通胀正在削弱美国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收入,CPI高达8.5%大过美国小时薪酬增长的5.6%,即将引起对美国标准普尔500和道琼斯指数中的除科技板块以外的其他板块增长放缓的担忧,引发标准普尔500和道琼斯的下跌。


  目前,标普自高点下跌了13%,进入调整区域,预计未来将有20%的调整幅度。纳指预计仍有15%的下跌空间,将在10500点左右形成支撑,有望在6月底7月初结束调整,结束探底,同时在10500点左右引发大级别反弹。


二、我们持续采取对冲策略,对投资组合保护效果显著


  我们在上期周报里明确表示,我们美股的头寸采取了对冲策略,对组合起到了很好的保护做用。而随着中概股进入季报期,其一季度业绩预计表现不佳,相关成分股的调整仍然没有结束,在有关政策利好刺激下的反弹结束后,将面临进一步下跌。


  目前投资组合净值有所回撤,主要由于中概股头寸部分的波动导致。我们认为,未来的下跌是增持MANGLA模型成分股的极佳机会。目前英伟达、特斯拉的下跌幅度达三至四成,已经处于低估区域,我们将在未来逐渐减持对冲头寸,增持净多仓。我们认为,美国股市将在三季度有强劲反弹。


  目前美股处于下跌周期,对冲工具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并产生正向的阿尔法收益。虽然我们预计纳指的跌幅还有约15%,过程充满波动,但是到10500点左右,影响美股市场波动的要素将是前期压制美股导致下跌的CPI数据、GDP增长的边际改善力度,美股投资者将密切关注任何能表明美国通胀见顶的迹象。我们认为,CPI见顶、美国GDP正增长均可以触发较重要级别的反弹。当前美国面临的是史无前例的高通胀,QT政策发力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我们认为大级别反弹将发生在6月底和七月初,在此之前我们的对冲策略还将继续延续,对多头仓位进行保护,在下跌时使净值稳定并保持增长。


A股市场

一、疫情防控对经济压力仍在,政府刺激政策发力效果有待观察


  A股目前主要面临着的主要矛盾是,疫情防控对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一季度上市公司财报普遍承压的基础上,预计二季度业绩依然有继续下探的可能。虽然市场已经预期了二季度经济是全年低点,但我们看到国家最高层的管理部门已经在出台各种支持经济的政策——刺激大型基建投资,对房地产边际放宽和对平台经济支持,其他央行的宽松政策也持续发力。


  我们认为,这些政策将起到一定的效果,但由于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和中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数据倒挂,所以宽松的货币政策空间有限。目前美元表现由于加息表现强势,日元欧元对美元汇率都大幅度贬值,人民币也面临着贬值压力。目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将往6.8至7的方向浮动,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在货币宽松政策上的能力有限。大型基建投资对拉动经济的效果有待观察。


二、我们依然中长期看好新能源赛道的龙头股,并对其在二季度盈利修复具有信心


  目前我们关注的动力电池和新能源赛道的景气度依然保持着强劲,在高油价的影响下,新能源车的销售非常强劲。虽然疫情影响了汽车产业链物流和供应链,但是重要汽车厂的生产已有大规模的恢复,超过七、八成,有的甚至接近九成,相信5月份将会全面恢复正常。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挑战,政府在寻求强力政策刺激,新能源产业链预计会是重要抓手。良好的发展前景和良好景气度是其他领域行业无法相比的。无论是自身的景气度,亦或是作为政府刺激经济、推动GDP反弹的抓手,新能源行业都具有很大优势。相比于消费和房地产等其他领域,新能源行业的确定性更强。同时整个新能源板块随着市场大幅无差别的下跌、回调,已经经过了深度的调整,其投资价值凸显,也是未来投资者取得良好投资回报的基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