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正处于上攻阶段的调整期;
A股窄幅震荡,动力电池标志性财报酝酿主升行情
美国市场
一、 纳指处于上攻阶段的调整期
上周周报中我们判断,纳斯达克指数在反弹攻破13000点后,将基于通胀、美联储加息幅度、国债收益率三重见顶的预期,在环球资金流入美股、企业回购资金和空头平仓的三重资金助推下,在中期上攻14800点。
我们提及,反弹过程中依然伴随了美国工资-通胀螺旋上升、房地产价格高位粘性仍强的现状,因此我们在将谨慎跟踪美国GDP、CPI、PCE和美联储议员公开讲话等美国高频的宏观数据,做好波动性管理。
本周纳斯达克指数在上攻至13181点后遇到较强压力,产生一定程度的获利回吐,最终回踩至12700点,全周下跌-2.62%,依然在12500点的反弹支持位以上。因此,我们认为纳指依然处于上攻阶段的调整期。
下周我们预计美股将会以在12500-13100点做区间波动的方式来迎接8月26-27日的Jackson-Hole全球央行大会,其中鲍威尔的讲话至关重要。我们预计,鲍威尔将依然会以数据为导向,结合美国通胀、美国经济、就业、时薪等多方面数据来对9月的加息进行决策。
当前数据还不足以明确9月份美联储加息幅度到底是50bp还是75bp——决策依然需要更多的数据来判断。我们预计,华尔街对加息50bp更加青睐,若9月加息50bp明确,纳斯达克指数将攻破12500-13100点的上沿,而若加息幅度依然是75bp,美股将继续在12500-13100点做区间交易,等待更多的经济数据来做决策。
但整体而言,即使本次Jackson-Hole全球央行会加息75bp,但美国通胀见顶回落的趋势不变,预计10月左右美联储将明确加息放缓至50bp,届时在我们强调的,美国宏观三重见顶的背景下,美股将向上攻破13100点的区间上沿,量度升幅可观。
二、 7月零售数据加剧美国经济衰退担忧
本轮纳斯达克指数反弹周三被中断,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时间周三发布的7月零售数据。数据表明,7月美国零售总额季度环比增速放缓至0.03%,较6月的0.81%进一步下降0.78pct——消费作为美国经济支柱,增速持续放缓。而2022年以来的连续两个季度,美国GDP环比折年率增速均出现下滑,华尔街对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加剧。
我们对美国经济是否陷入衰退密切关注,并在投资组合中对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进行了风险管理。我们对历史上2007-2010年和2020年两轮美国经济因金融危机和疫情冲击带来的衰退周期中企业表现进行了分析,选取了符合如下三重标准:1)在上两轮衰退周期中表现稳健;2)二季报表现优秀;3)对三季度和全年给出指引乐观的公司进行重点投资。
当前,我们看好的智能电动汽车全球领先的生产商在手积压订单达50万辆,已经因为供不应求停止接单;同时,我们成功判断全球半导体细分产业景气度出现分化,对景气度向上的车规级半导体企业进行了重点投资,其股价已经完全与费城半导体指数背离,是股价唯一创出历史新高的半导体企业,我们的投资组合中已经增强了该部分的比重。
整体看,我们投资组合中选取的投资标的,以产品供不应求的、处于景气周期中的、核心壁垒强大的全球领先的成长类企业为主,并配合了增长稳健的成熟企业,同时,我们会在美股出现一定级别的调整时采取对冲的手段控制风险,因此,即使美国在陷入衰退的背景下,我们依然有信心保持投资组合的稳定向上。
三、 量化基金正“迅速而冷静”地转变立场,为美股反弹提供增量资金
在上周周报中,我们提及,当前美股做多资金主要来源于:
1)上市公司回购资金。2022 年2 季度,已宣布回购股票的规模达到了4000 亿美金,为2018 年全年规模,同时,高盛预计2022 年全年美股的回购规模可能达到创纪录的1 万亿美金。
2)被利差虹吸进入美国市场的环球资金。美联储加息后利率高于日欧,美国资本市场对日欧资本市场形成了虹吸效应,环球资金流入美国。
3)美联储存量资产。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仍高,美缩表速度远远滞后于原计划。截至目前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应该下降至8.815万亿美元附近,截至7月20 日,目前仍高达8.899万亿美元。
除上述三重资金外,前期由于美国通胀高企、美联储快速加息、担忧美国衰退而进行做空的美国量化基金正在快速转变立场,进行空头的平仓转而做多——根据野村证券估计,趋势跟踪对冲基金和波动控制基金已经约有1000亿美金做多全球股票期货,同时,量化交易策略CTA解除了约1000亿美元的看跌股票和债券押注。我们认为,量化对冲基金空头的平仓将主推美股的上升,夏季攻势有望延续。
A股市场
一、 A股窄幅震荡,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
我们上周判断,当前由于当前A股市场的流动性依然较为充裕,但疫情、社融以及部分优秀企业业绩不及预期,叠加流动性虽不会收缩,但增量流动性暂时难期,因此当前A股波动幅度加大,出现较为剧烈的板块轮动,走势震荡为主——上周,创业板指+1.61%,沪深300指数-0.96%。万得全A指数-0.28%,走势与我们判断完全一致。
A股K型结构仍将在一系列数据和标志性事件发生后持续——上周电力设备板块上涨4.18%,取得较为明显的超额收益,我们预计,这种超额收益将在下周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发布财报后进一步加强。
我们提及北向资金重新呈现出大幅净流入A股的态势,判断美国CPI数据低于预期使得环球资金初步认为通胀见顶,预期的边际改变让北向资金重新流入A股——上周北向资金全周净流入60亿。
二、 动力电池标志性财报酝酿主升行情
我们前期提及,在企业业绩、高频数据以及全球市占率的三重加持下,我们看好的电动化-智能化汽车领域将在三四季度迎来投资甜蜜期——本周我们关注的动力电池板块龙头企业股价单周上涨6%,股价走势重新向上,符合我们前期的判断。我们认为,电动化-智能化汽车领域正在酝酿新一轮的主升行情。而动力电池板块股价在上周有所启动,主要原因如下:
二线动力电池企业发布标志性财报,明确动力电池企业二季度开始盈利会出现明显反转。某二线动力电池企业发布的财报表明,其扣除了股权激励、资产减值等非经常性损益后,二季度的单季度归母净利润达到了2.5亿元,按照其二季度3GWh的销售量计算,其出售的动力电池单位盈利已经达到了0.08元/wh——作为对比,动力电池龙头在一季度因为成本压力,单位盈利仅有0.02元/wh——二线动力电池企业超预期的单位盈利预示整个动力电池企业的盈利出现反转。
该二线动力电池企业的财报说明了,在二季度,动力电池企业对下游的涨价已经完成,并在二季度财报中已经充分反应。受此催化影响,整个A股的动力电池企业股价均在上周呈现了单边上涨的走势——虽然在上周五股指期货交割日中,市场整体的波动放大导致动力电池板块各公司股价也有所调整,但其明显抗跌的股价也表明资金对动力电池板块企业盈利修复的认可。
由于板块协同效应,已经发布的二线动力电池企业财报预示着,在下周二晚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发布的二季度财报也将成绩优秀。二季度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出售动力+储能电池约60GWh,按照0.08元/wh的单位盈利计算,其电池业务降贡献48亿元利润,叠加其动力电池材料业务、专利收费业务,我们预计,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单季度利润有望达到60亿元,甚至有可能达到超预期的70亿元,同时,财报将展示出强劲的盈利修复能力,毛利率、净利率较上一季度均将有较为明显的环比提升。
三、 智能驾驶龙头企业高增长表明行业景气度仍高
我们一直以来高度关注的智能驾驶领域汽车电子龙头企业发布的二季报表明,其各项业务获得了持续的高速增长,收入增速在市场一致预期上调后依然录得了超预期的增长,行业景气度仍高。
智能驾驶龙头企业二季度收入接近33亿元,同比增长60%,此前市场预期为25-27亿元,后续上调至28-30亿元,即使在预期上调后,其二季度收入依然超出预期上限。同时,其主要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业务均录得了57%的同比增速,公司成长充分受益于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浪潮,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我们认为,智能驾驶龙头企业在产能充足的情况下,未来将依靠自身与英伟达在自动驾驶Orin芯片等领域密切绑定以及与下游蔚来、小鹏、理想等整车厂在域控制方面密切合作积累的先发优势,逐步成长为国产自主的世界级汽车电子企业。
四、 电动化-智能化汽车板块进入数据密集催化期,我们将密切关注
下周开始,电动化-智能化汽车板块将进入密集的数据催化期,具体如下:
1)动力电池板块相关上市公司将在下周二、周三密集发布二季度企业财报。如前所述,已经发布的动力电池企业财报预示着行业盈利能力的修复,而下周动力电池龙头企业财报数据一旦符合我们预期,将会对动力电池板块形成助推作用,催化整个动力电池板块进入主升行情。
2)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生产-销售的规律和季节性,8月的后两周将会是交付期,我们预计8月周度的新能源汽车数据将重新迎来环比增长。同时,在8月之后,将迎来9-12月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旺季,当前新能源汽车销售形成了“订单饱满、产销两旺、政策引导、厂家促销”的格局,我们预计,9-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将逐月攀升,创出历史新高。
3)政策重新加码新能源产业链,渗透率明年将仍有提升空间。周五国常会重新出台相关政策加码新能源汽车,市场原先认为2022年是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补贴最后一年,担忧补贴退坡和2022年的抢装会导致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出现明显的下滑。本次国常会政策重新加码新能源产业链,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市场对明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担心,使得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速曲线更为平滑,渗透率明年将仍有提升空间。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判断,我们坚持在电动-智能化汽车领域上(动力电池)-中(汽车电子)-下(汽车整车)游投资的行为将会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依靠高频数据和企业盈利的催化迎来明显的回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