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股投资者基本上完成了对5月上攻13000点的蓄势,因此我们认为,5月纳斯达克指数有上攻至13000点的可能 ; 当前中国经济以疫后补偿性复苏为主要特征,处于从外生变量拉动向内生动力恢复过渡的关键时期,政策将以暖风为主
美国市场
一、 纳指于4月在12000点整固,预计5月有上攻13000点的可能
复盘4月美股交易,纳斯达克指数月度涨跌幅为+0.4%且连续四周走平小幅震荡。我们认为,这种交易结构使得美股投资者基本上在4月完成了将美股从10000点底部拉升至12000点后在新底部区域的充分交易和整固,有助于纳指在12000点夯实底部。
展望5月,由于美股投资者基本上完成了对5月上攻13000点的蓄势,因此我们认为,5月纳斯达克指数有上攻至13000点的可能。一方面,美联储5月加息25bp具备历史意义,标志本轮美联储加息周期正式进入尾声,从而提振美股市场情绪;另一方面,美股微软、谷歌和Meta等头部企业的业绩在上周全面好于市场预期,有助于市场在5月开展对悲观预期的修正交易。
二、 2023年一季度美国GDP不及预期,但美股对此已经充分交易
消费项:环比折年率录得3.7%,高于前值的1%。相对于服务,商品消费大幅度增长,耐用品增速回升较耐用品更大。
投资项:私人库存和住宅投资大幅拖累一季度GDP增长。
进出口项:出口同比自四季度的4.6%上升至7.1%,进口同比则自1.5%下降至-2%。房地产市场低迷。美联储快速加息使得住房市场衰退,房屋开工和销售水平均处于低位。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需求放缓。劳动力活跃水平出现轻微下降,失业率接近历史低位,劳动力市场出现放松迹象。
展望未来,在高利率和信用收紧背景下,经济或将进一步下行,下半年将出现衰退局面。由于美联储加息进程暂未结束,众多联储官员表示需要将利率维持在限制性水平上一段时间,高利率对经济的损害还将持续。最新公布的美联储褐皮书也显示,部分地区银行业收紧贷款标准,将抑制经济活动。在限制性高利率和信贷条件紧缩的背景下,美国衰退警报已经敲响。
在不考虑进步与预料之外经济黑天鹅事件发生的情况下,美股整体的交易逻辑以“利空尽出”为主——一方面,5月美联储最多还有一次加息即宣告本轮加息周期结束,即使利率在高水平维持一段时间,我们预计美股也会交易“加息周期结束”这一事实;另一方面,下半年若经济衰退如期而至甚至超预期,那么伴随着通胀压力缓解和美联储支撑经济的诉求,美联储不排除年内提前开启降息进程的可能。
三、 美股头部企业业绩韧性十足,超预期财报带动纳指企稳上攻
前期,我们认为,特斯拉不及预期的财报可能阶段性压制美股表现,但后续发布的微软、谷歌和Meta财报可能会引领纳指重新企稳向上。事实上,上周,微软、谷歌和Meta三家企业业绩全面超越华尔街预期,其中微软和Meta的股价表现尤为强劲,带领纳指于周四周五收复收地。
美国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压制了美股投资人对科技企业的预期,我们认为,当前美股市场对美国头部科技企业预期或过于悲观,从而为相关公司股价提供了预期修正的可能。从微软的财报中我看到,虽然公司PC业务面临短期压力出现明显下滑,但微软整体业绩依然显示出美股头部科技公司在宏观经济环境逆风下的经营韧性。
我们认为,在美联储高息环境冲击宏观经济、美国中小银行风险暴露等大环境被美股投资者交易较为充分的背景下,美股投资者或低估了美股头部科技公司凭借自身良好的内部管理、持续的科技创新来应对宏观环境逆风的经营韧性。随着季报期谷歌、微软及Meta业绩全面超预期市场预期,预计美股投资者将基于企业良好的财报重新修正悲观预期,我们认为,市场悲观预期亦大概率接近底部。
我们看好微软在AI领域前瞻性布局和以此带来的竞争优势提升。微软将AI同自身产品深度融合,先后推出Microsoft365 Copilot、GitHub Copilot X等产品,显著提升用户工作效率和使用体验,提高用户数量和用户粘性。未来,微软仍将继续探索AI技术与产品的融合形式,通过新产品的推出和原有产品的迭代,提升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公司护城河。
根据微软财报,其现在拥有超过2500个Azure OpenAI的服务客户,取得10倍增长;其Bing手机应用日安装量已经增长4倍,市场份额有所增加;Teams的使用率达到了历史新高,本季度月度活跃用户超过了3亿。
A股市场
一、 政治局会议定调没有强刺激,但经济恢复性增长是大概率事件
当前中国经济以疫后补偿性复苏为主要特征,处于从外生变量拉动向内生动力恢复过渡的关键时期,政策将以暖风为主,但考虑到二季度经济恢复性增长预期较高,因此二季度难有强刺激,这或许是前期A股市场出现明显调整的主要原因——对于经济复苏政策预期的进一步减弱。
考虑到防风险诉求之下没有强刺激手段推出、全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较为保守、且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速受到低基数加持,我们认为,二季度可能是宏观政策的调研与观察期,政府部门将在充分观察二季度经济复苏进度以及三季度经济预期,只有三季度经济增长的环比动能明显衰减才是触发政策加码的信号枪。
整体的政治局会议文稿中,值得关注的是以下几点:
1)定调经济增长好于预期,但主要是恢复性的,和市场定价经济复苏斜率放缓,预期差较小,市场呈现弱复苏态势;
2)对短期稳增长的部署较少,二季度由于低基数原因GDP增速或达8%左右,因此在二季度增量刺激政策可能有限;
3)延续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安排,在支持民企发展和扩大开放方面都做了部署,整体对民营企业和外资定调积极;
4)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重点提及新能源汽车和通用人工智能,其中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我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行业,而通用人工智能是首次提及;
整体看,我们预计全年实现增长目标的难度较小(5-5.5%),使得政策可以从疫情期间的大规模逆周期调节,逐步向常态回归,更好聚焦于中长期目标,包括推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扶持民企发展和吸引外资、建设房地产新发展模式、化解中小银行等重点领域风险等,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二、 国内新车周期开启,欧洲新能源销量回升,渗透率持续上升,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处于释放周期
海外方面,3月欧洲新能车销量23万辆,同增35%,渗透率达21.13%。我们预计,2023年欧洲新能车销量将高达311万辆,增长率为20%。与此同时,以特斯拉、福特为首的车企和中国锂电产业链公司也纷纷在欧洲规划产能、建设工厂。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逐步形成“车企——电池——材料——资源”强强联合的稳定供应体系。随着以欧洲为首的新能车市场异军突起,中国锂电产业链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电池材料厂商将持续受益。
国内方面,基于草根调研数据反馈,4月第3周调研样本内9家车企新增订单8-9万辆,新增订单同比+0-5%;4月前3周9家车企新增订单23-24万辆,新增订单较3月同期+0%至+5%。根据乘联会数据,预计4月新能源车零售销量达50万辆,同比增长+75%,与我们的预期完全相同,整体看,我们预计,2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随国内宏观经济一起将迎来销售小高峰,展现出较为明显的恢复性增长。
本月,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在其新技术方面又有持续落地,展现其在技术方面与竞争对手的明显优势。宁德时代宣布,其钠离子电池首发落地奇瑞冰淇淋车型(A0级)。同时,宁德时代还联合奇瑞成立电池品牌ENER-Q,覆盖钠离子电池/M3P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等类型,能够搭载在纯电/插混等车型上。
同时,宁德时代在上海车展正式发布其创新前沿电池技术——凝聚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高达500Wh/kg,兼具高比能与高安全,并可快速实现量产。应用场景为:1)民用电动载人飞机。执行的是航空级的标准与测试,满足航空级的安全与质量要求;2)车规级应用版本,可在今年内具备量产能力。
动力电池行业技术天花板远未触顶,技术领先的宁德时代依然处于长周期的技术红利期,我们对此表示坚定看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