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时间:  2024-01-29

宏观经济决定美股下限,产业周期和企业盈利决定美股上限央企市值考核引发中字头行情

美国市场

一、宏观经济决定美股下限,产业周期和企业盈利决定美股上限


     我们前期观点认为,在1月30日美股财报季期间,较为乐观的对AIGC产业链的投资热情仍有望维持,头部企业估值仍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事实上,上周美股AIGC产业链的核心标的均创出历史新高,带动纳斯达克指数再次创出本轮加息周期的历史新高,印证了我们的判断。


     纳指处在15455点水平,距离我们全期研判的突破16212点高点仅不到700点的距离(约+4-5%)涨幅。我们有可能会在下周美联储议息会议+头部AIGC产业链业绩催化的带动下,见到历史新高的纳斯达克指数。


     这种纳指创出历史新高的行情是由宏观经济/产业周期/企业盈利共同决定的。基于上周美国4季度的GDP数据和核心PCE数据来看,美国经济继续展现出“经济软着陆+通胀整体受控”的宏观格局,这决定了纳指没有系统性风险,是美股走出牛市的坚实基础。


     由于AIGC产业链作为一种绝对的大产业链创新,在2024年继续蓬勃发展,叠加了半导体库存周期基本见底反转,二者共同带动美股半导体&半导体设备公司年初至今走强,费城半导体指数也持续本轮新高,助推纳斯达克指数上升。


     近期,台积电TSMC/奈飞NETFILIX/阿斯麦ASML均报告出了超预期的业绩/订单/2024年展望。同时,AIGC产业链最核心的公司微软MSFT和超威半导体AMD将于下周二发布财报。我们预计,微软MSFT将在其市场关注的AI业务方面继续保持稳健,而超威半导体AMD有望凭借核心客户的支持在2023Q4业绩超预期并在2024全年上调业绩指引从而具备上升动能,从而带动我们的投资组合继续创出年内新高。


二、美国半导体大周期向上而小周期分化,预计调整过后仍有望创出新高


     上周,英特人INTEL的财报中,对2024Q1的指引大幅低于市场预期,导致了美股半导体板块公司出现普遍调整,也影响到了我们相对看好的超威半导体AMD。


     从美国的半导体产业链来看,我们认为整体依然是大周期向上而小周期分化。因此,我们预计整体产业级别和细分公司级别的行情仍有望延续。


     一方面,半导体产业链中的新兴vs传统,新兴仍然在持续超预期。我们看到,虽然半导体传统巨头德州仪器TI/意法半导体STM等业绩仍然疲软,但台积电TSMC的AI业务部份/超威半导体AMD&英伟达NVDA的出货量数据均持续超预期,构成了AI新兴半导体公司向上,工业/汽车传统半导体公司向下的产业链趋势,而英伟达NVDA/超威半导体AMD在费城半导体指数中权重明显大于传统半导体公司,因此整体的费城半导体指数级别行情有望延续。


     另一方面,从产业链分布上看,台积电TSMC/阿斯麦ASML报告出了超预期的2024年业绩指引,而相对应的德州仪器TI/意法半导体STM指引相对疲弱,这表明了,在美国半导体产业链中接近中上游的设备/制造提供商具有更高的景气度,而接近中下游的设计公司仍未走出周期底部。我们据此判断,2024年半导体周期主要是中下游的补库存周期,而由于汽车/工业/消费电子需求不振,半导体的需求周期仍然不具备向上的基础。


     我们认为,美国的半导体产业链和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情况仍然符合我们前期研判和预设的路径,因此我们的投资组合继续坚持了ABS战略,投资于美国具备全球优势的人工智能AIGC和Semiconductor半导体产业链,我们预计在下周随着AIGC产业链的催化,人工智能芯片公司超威半导体AMD将带动费城半导体指数共同结束调整创出新高。


A股市场

一、 央企市值考核引发中字头行情


     上周,在央企市值作为KPI考核这一政策的催化下,A股市场的中字头股票价格飙升,而 中字头以大市值央企为主,是指数权重股,因此中字头股票的上涨也带动了指数整体企稳回升。


     我们在观察到50ETF/300ETF等几只挂钩核心指数的ETF出现了成交量巨大的买盘之后认为,A股市场在2700-2800点一线出现了代表国家意志的买盘资金之后有短期提振股市氛围的可能,而中字头板块在上周的表现使得指数在短期内正式企稳。


     当前来看,我们依然认为,A股市场不具备系统性的上升机会,考虑到过节因素,A股市场在春节前最好的结果是指数级别企稳,在不出现外力(政策/超预期产业催化)的情况下,很难有形势逆转进入上涨周期的可能。


     虽然上证指数企稳,但事实上,除过中字头板块外,A股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持仓比例更高的消费/科技/医疗等板块由于流动性的虹吸效应表现较弱,因此投资者整体对市场企稳的感知并不强;


     另一方面,当前由于监管因素,A股市场中的主要机构投资者无法为A股市场提供正常的流动性和交易引导,也无法配合代表国家意志的买盘资金共同对指数形成向上拉力,因此A股市场整体的做多力量较为有限。


     年初至今,代表着低估值高股息的红利板块表现相对较优,这表明的实际上是一种投资者的熊市策略:在阶段性投资情绪悲观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对于成长性公司远端预期贴现的意愿非常低,导致成长股估值中枢整体下移。在这种环境下,年股息率达到3-5%,估值仅有8-10xPE的中字头等红利板块才会被市场所重视,这实际上是一种阶段性的主题和趋势投资,仅会在阶段性A股市场低迷的时候取得一定的绝对和相对收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