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周期转折引发美股震动加大;上证指数再探新低,A股仍然处于磨底状态
美国市场
一、货币政策周期转折引发美股震动加大
8月失业率录得4.2%,印证了我们前期的判断:7月失业率意外走高4.3%是由于短期的台风天气引发,并不导致萨姆法则和经济衰退。虽然8月失业率4.2%是市场乐于见到的结果,但由于劳工部连续下修7/8月的非农就业人数,市场还是转向了经济走弱的宏观叙事。
美股当前面临的宏观环境处于重大转折,由早先的加息周期转向现在的降息周期,因此逻辑的切换引发了美股的震动。往后看,9月美联储首次降息,11月美国大选,美股市场波动率依然难以下降,我们预计,对美股进行buy the dip依然是必要的,但介入的时机需要更审慎。短期看,虽然纳斯达克指数前期跌幅足够的,但基于宏观波动率加大,不排除纳指下探15500点的可能。
同时,在纳指下探15500点的情况下,预计英伟达亦回跟随纳指构筑双底。复盘英伟达的整体情况,我们看到,英伟达在130-140美金/股的位置构筑了阶段性的顶部,并在95美金/股的价格构筑了第一次底部。在未来,不排除英伟达在当前阶段再次下试95美金/股。
应对本轮波动的过程中,我们在次高点减持英伟达后,于100美金/股的价格对英伟达进行buy the dip,后续凭借Jackson Hole会议上鲍威尔的鸽派言论以及英伟达业绩的预期,英伟达股价V型反转至130美金/股,为我们的投资组合带来了接近20%的整体收益。
在反弹的高点,我们认为:
⚫ 由于经济数据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市场对失业率、非农、零售以及部分经济相关度高的上市公司业绩持续担忧,因此软着陆的经济模型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考验,会引发市场震动;
⚫ 由于AIGC产业链的应用端迟迟未见落地,而英伟达在3万亿美金的市值水平已经基本包含了1200亿美金/年净利润的预期,市值相对处于合理位置,向上突破较为困难;
⚫ 由于美国大选选情依然扑朔迷离,哈里斯和特朗普的政纲对经济的表述完全不同,因此选情亦会对美股造成波动。
上述因此均具备不确定性,而英伟达的财报虽然依然靓丽但已经不足以凭借一己之力拉动美股上行,因此我们在英伟达125-130美金/股时选择获利了结,躲过了后续的美股回撤。
我们预计95美金/股的英伟达有重新建立多头仓位的可能,但由于美股整体环境依然偏动荡,本轮的买入应当更加谨慎,并且防范其复刻特斯拉曲线的风险,预计在美股大选前不会超过50%以上的投资比例。
二、当前美股波动环境下加大对AIGC产业链的过度担忧
由于美股波动较大,部分加大了对AIGC产业链的恐慌和担忧,尤其是全市场重提AIGC应用端商业模式未打通导致的算力需求端增速放缓——高盛研报中提及ChatGPT访问量数据5月断崖式下跌,加剧了这种担忧,我们分析如下:
⚫ 高盛的数据来源为Similarweb,该数据源是根据网页域名统计页面访问量等数据;
⚫ 5月该域名更换:5月之前ChatGPT页面的域名为“chat.openai”,5月后更换为“chatgpt”,高盛所展示的数据仍根据老域名进行统计,所以显示出断崖式下跌的数据;
⚫ 真实情况为:5月份后数据仍在上涨,暑假期间数据略有下滑,近期又重回增长态势。
因此,实际上,ChatGPT的访问量并没有断崖式下滑,也并未出现市场担心的“AI泡沫破裂”。
未来,随着美股探底,我们对AIGC产业链的核心公司投资看法如下:
⚫ 英伟达的业绩和确定性决定了,其依然是美股投资的首选。当前看,AIGC产业链对英伟达的业务结构,营收利润和现金流的改变是最大的,最受益于AIGC产业链;
⚫ Meta有可能会成为继英伟达之后,华尔街追捧的AIGC产业链第二家核心公司。当前看,AIGC产业链在应用端对核心公司的改变在于广告推送精准投放、降本增效,这其中最为受益的是Meta;
⚫ 苹果短期内凭借自己的AI手机预期,不排除在发布会前后阶段性被美股所追捧,但新品iPhone16大概率还是无法立即搭载AI功能,需要软件升级,因此投资持续性有待观察;
⚫ 特斯拉/谷歌/微软在AIGC产业链投资的排序相对靠后。当前看,特斯拉/谷歌/微软均是有强大隐含预期的AIGC类公司,特斯拉的FSD及人形机器人、谷歌的Gemini大模型、微软的ChatGPT大模型只要能在商业模式上变现,均是巨大投资机会,但当前,我们认为变现概率和时间节点仍有待观察。
当前,美股对于特斯拉的讨论相对较多,认为其是重要的AI载体切处于低位,我们对特斯拉理解如下:
⚫ FSD角度看,虽然年底特斯拉有可能会成功入华,但参考其在北美续订的表现以及华为ADAS3.0的表现,预计短期很难引发特斯拉销量抬升;
⚫ 人形机器人角度看,我们预计进度仍然在2025年难见进展。从国内供应链角度看,人形机器人短期内难在特斯拉报表端兑现。
A股市场
一、上证指数再探新低,A股仍然处于磨底状态
我们前期对A股市场表达了谨慎,认为其仍然处于磨底和防风险状态。上周,上证指数录得2765点再创本轮新低,未来不排除继续向2675点下探的可能。
我们前期观点认为,市场大涨来源于对存量房贷政策调整的预期,但上周末发布的PMI数据不及预期,同时市场预期的存量房贷政策并未落地,引发了市场再次深度调整。
据我们调研反馈,存量房贷政策大概率在讨论当中,但实际上落地的规模和力度仍然有待观察,对于消费力的拉动可能并不如市场预期般乐观。
短期看,我们认为A股市场的调整仍将持续,二次探底的概率依然较大。在地产价格仍然持续下探,社零数据走弱的宏观背景下,A股市场仍难有指数级别做多机会。
END